關于二氧化氯,你了解的有多少? 2018-03-19
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道,二氧化氯具有廣譜、安全、高效的特點,長期以來都是廣大養殖戶喜愛的消毒劑產品,是水產養殖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自2012年農業部因為當時制定的二氧化氯檢測標準,難以控制二氧化氯的質量,將二氧化氯從獸藥標準名錄中取消后,二氧化氯便以非藥品的形式在市場上流通,目前制備和銷售二氧化氯的廠家很多。
正是由于缺乏二氧化氯產品質量的檢測標準,在水產養殖中二氧化氯消毒消的效果如何判斷?也尚無統一的標準。因此,許多制售二氧化氯的廠家借機渾水摸魚,直接導致市場上二氧化氯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采用質量好不的二氧化氯對養殖水體等進行消毒時,因為難以達到消毒效果,可能給水產養豬業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近年來,雖然隨著水產養殖業的進步,養殖戶對水產養殖投入品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是,由于不具備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的儀器設備和技術等,水產養殖業者難以對所使用投入產品的質量進行鑒別,如二氧化氯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漁藥市場上不同廠家生產的二氧化氯價格差異很大,從每噸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由于養殖戶不能檢測其產品質量,也難以準確低判斷其消毒效果,大多選擇購買價格便宜的產品,在客觀上加劇了市場上二氧化氯產品價格競爭趨于激烈。
鑒于目前我國漁藥市場上二氧化氯的現狀,在相關科研機構的協助下,本刊于2016年對全國的二氧化氯產品進行了調研,希望能為行業呈現一個客觀真實的二氧化氯市場現狀。
1.1 調研范圍及樣本數
本次調研范圍有華中區(湖北,湖南和江西),華南(廣東)以及華東(福建和江蘇),調研總樣本數92個,其中華中區44個,華南區29個,華東區19個;其中粉劑型只有24個,占26.1%,剩下73.9%為顆粒型(包括泡騰片和其他顆粒型),說明市場上主流二氧化氯以泡騰片等顆粒型為主。
1.2 調研樣品實驗室數據分析
采用“五步碘量法”對檢測樣品進行含量測定。
將這些區域收集的92個樣品逐一進行實際濃度檢測,顏色觀察,性價比計算,發現各個廠家質量相差懸殊,有些廠家甚至不含二氧化氯,下文通過二氧化氯實際濃度、二氧化氯溶液顏色、二氧化氯溶解后殘渣及二氧化氯性價比四個維度去分析。
1.2.1 二氧化氯實測濃度分析
市場上一般說的二氧化氯濃度就是單指標簽濃度,然而許多產品卻達不到標簽濃度,因此目前這個二氧化氯市場現狀來看,單但看標簽濃度毫無意義,甚至很多時候被誤導,真正能反映二氧化氯的指標,其實是二氧化氯的實際濃度。所謂二氧化氯的實際濃度是指1克二氧化氯片劑中所包含二氧化氯含量,如某產品一顆二氧化氯質量為1g,標簽標注濃度為8%,那么其理論二氧化氯含量為80mg,但若實際測得二氧化氯濃度為3%,則該產品的二氧化氯實際質量為30mg,遠遠沒達到標簽值。
本次抽樣92個樣本中,實測有效含量達不到標簽含量值的產品數高達85個,占總抽檢數量的92.4%(如圖1),其中實測含量10%以上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5.4%(全是二元粉劑產品);實測含量8%-10%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6.5%;實測含量6%-8%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6.5%;實測含量4%-6%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25%,實測含量2%-4%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35.9%;實測含量0-2%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20.7%;即市場上存在小部分質量優良的二氧化氯產品,但絕大部分都屬于偷工減料的產品(實際含量與標識含量不符合),其中含量在2%-6%占抽檢樣品數的50%以上。因此養殖戶朋友們購買到的二氧化氯實際含量達不到標簽含量時,則對池塘消毒效果會大打折扣。
圖1. 調研92個樣本實際二氧化氯濃度
1.2.2 樣品溶解后殘渣分析
二氧化氯溶于水中,殘渣多少是反應產品配方的好壞和生產工藝水平的高低,因此通過不同樣品的殘渣,可以初步判斷產品的質量好壞。
本次抽樣92個樣本中有28個產品溶解過程有不同程度的殘渣產生(如圖2),產生殘渣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30.4%(如圖1)。有殘渣的產品說明配方存在缺陷,二氧化氯的轉化率及實際濃度無法保障;甚至個別廠家掛羊頭賣狗肉,例如包裝寫的二氧化氯產品,但實際溶解完后的實際產物是亞氯酸鈉,完全不含二氧化氯,這樣的產品效果可想而知。
圖2.部分樣本溶解后產生的殘渣
1.2.3二氧化氯溶水顏色與含量的關系
二氧化氯溶于水呈亮黃色,正常來講,顏色越深,二氧化氯濃度越高,因此可以通過顏色對比法初步判斷二氧化氯濃度的高低。
從本次收集92個樣本中來看也是如此,二氧化氯顆粒實測有效含量越高,其溶液黃色會越深,反之,則溶解后顏色越淺;然而當二氧化氯顆粒實測有效含量達到5%以上時,溶液黃色都比較深(見圖3),若是簡單通過顏色對比則難以區分開來。因此在遇到實際含量都在5%以上的產品,只是簡單通過顆粒溶解后溶液的顏色對比二氧化氯濃度高低是非常困難的,此時需要有其他的鑒別方法進行鑒別。
圖3. 0%-9%含量二氧化氯的顏色對比情況
1.2.4二氧化氯性價比分析(C/P)
市場上養殖戶朋友們購買二氧化氯時只是關注在一包二氧化氯多少錢,而沒有真正關注購買實際二氧化氯含量的費用,即錢花了,但買到的不是二氧化氯或是有限的二氧化氯,因此我們通過實際二氧化氯實際含量與單包售價比(下稱C/P比)來測算二氧化氯有效含量的性價比,C/P比越高,產品性價比越高,反之,產品性價比則越低。
本次調研的92個數據中,若以市場上口碑和銷量較好的一個產品A品為基準,實際含量8%,售價11元/包,實際含量與單包售價比(下稱C/P比)為3.14g/元(實測濃度8.65%),單包實測含量與單包零售價的比值平均值為2.21,均低于產品A的性價比,而只有小部分產品C/P值高于產品A(如圖4),因此養殖戶朋友們在購買二氧化氯時,要關注有效含量的性價比,而不是純粹的單包金額!
圖4.不同二氧化氯產品的C/P值比較
1.2.5 二氧化氯不同劑型優劣勢分析
本次調研中有73.9%為顆粒型,只有26.1%為粉劑型,因此市場上主流二氧化氯以顆粒型為主,為什么市場上絕大部分以顆粒型為主呢?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粉劑型和顆粒型二氧化氯的優缺點。
(1)酸性反應環境制造:粉劑二氧化氯的AB劑在反應容器中充分混合,迅速形成生成二氧化氯必須的酸性環境,從而可以大量產生二氧化氯氣體,再用這些溶解有二氧化氯的溶液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而目前絕大多數顆粒型二氧化氯(含泡騰片)在類似玻璃瓶這樣的小水體能夠解決酸性環境問題,但在大水體中(如養殖池塘)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因此所產生的二氧化氯微乎其微。目前市場上,極少數企業通過被稱為“可控鏈式微型反應器”的技術工藝生產的二氧化氯泡騰片,很好的解決了酸性環境制造問題,而這一技術工藝可能在二氧化氯制造工藝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以下(2)-(5)的差異對比,均是假設顆粒型二氧化氯酸性反應環境制備被很好解決的情況下進行論述。
(2)逸散率的差異:粉劑二氧化氯最大的缺點是在于逸散率太高(在使用粉劑二氧化氯所冒的白煙就是損失的二氧化氯),據研究數據表明粉劑二氧化氯在船艙溶解0 min逸散率即達到23.3%,4 min逸散率達到29.6%,10 min逸散率達到39.7%,16min逸散率達到61.4%;而顆粒型二氧化氯在池塘中使用基本沒有自然損耗。因此使用粉劑二氧化氯逸散率高,浪費多,而不是民間傳說中的冒煙越多殺菌效率越好,冒的越多跑的越多。
(3)作用范圍:粉劑型二氧化氯主要作用于水體上層,而難以對水體中下層進行消毒,而顆粒型進入水底后產生二氧化氯從底部往上及往四周擴散,全部覆蓋中下層,少量覆蓋上層水,若是溶解時間更快,則可以做到全塘消毒,即顆粒型二氧化氯的作用范圍遠遠廣于粉劑型二氧化氯
(4)使用便利性:顆粒型二氧化氯可以直接拋灑使用,而粉劑要先溶于水中再進行潑灑,若是A+B粉劑更為麻煩,這樣使用顆粒型二氧化氯節省不少勞動力。
(5)安全性:二氧化氯在空氣中的體積濃度超過10%便有爆炸性,但在水溶液卻是十分安全的,使用二氧化氯粉劑時,由于二氧化氯沸點約11℃,粉劑產品在船艙溶解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黃色二氧化氯濃煙和“爆竹聲”,當船艙上作業的人吸入過多的二氧化氯濃煙時,可產生強烈眩暈感、以及呼吸道和眼睛等部位的病理損傷,而顆粒型二氧化氯是直接拋入水中,不存在任何風險,因此顆粒型二氧化氯安全性要遠遠高于粉劑型二氧化氯。
綜上幾點原因(逸散率,作用范圍,使用便利性及安全性)也可以足夠解釋了為什么現在市場主要以顆粒型二氧化氯為主了,顆粒型二氧化氯成為主流產品已成定局。
正是由于缺乏二氧化氯產品質量的檢測標準,在水產養殖中二氧化氯消毒消的效果如何判斷?也尚無統一的標準。因此,許多制售二氧化氯的廠家借機渾水摸魚,直接導致市場上二氧化氯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采用質量好不的二氧化氯對養殖水體等進行消毒時,因為難以達到消毒效果,可能給水產養豬業者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近年來,雖然隨著水產養殖業的進步,養殖戶對水產養殖投入品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是,由于不具備對產品進行質量檢測的儀器設備和技術等,水產養殖業者難以對所使用投入產品的質量進行鑒別,如二氧化氯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漁藥市場上不同廠家生產的二氧化氯價格差異很大,從每噸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由于養殖戶不能檢測其產品質量,也難以準確低判斷其消毒效果,大多選擇購買價格便宜的產品,在客觀上加劇了市場上二氧化氯產品價格競爭趨于激烈。
鑒于目前我國漁藥市場上二氧化氯的現狀,在相關科研機構的協助下,本刊于2016年對全國的二氧化氯產品進行了調研,希望能為行業呈現一個客觀真實的二氧化氯市場現狀。
1.1 調研范圍及樣本數
本次調研范圍有華中區(湖北,湖南和江西),華南(廣東)以及華東(福建和江蘇),調研總樣本數92個,其中華中區44個,華南區29個,華東區19個;其中粉劑型只有24個,占26.1%,剩下73.9%為顆粒型(包括泡騰片和其他顆粒型),說明市場上主流二氧化氯以泡騰片等顆粒型為主。
1.2 調研樣品實驗室數據分析
采用“五步碘量法”對檢測樣品進行含量測定。
將這些區域收集的92個樣品逐一進行實際濃度檢測,顏色觀察,性價比計算,發現各個廠家質量相差懸殊,有些廠家甚至不含二氧化氯,下文通過二氧化氯實際濃度、二氧化氯溶液顏色、二氧化氯溶解后殘渣及二氧化氯性價比四個維度去分析。
1.2.1 二氧化氯實測濃度分析
市場上一般說的二氧化氯濃度就是單指標簽濃度,然而許多產品卻達不到標簽濃度,因此目前這個二氧化氯市場現狀來看,單但看標簽濃度毫無意義,甚至很多時候被誤導,真正能反映二氧化氯的指標,其實是二氧化氯的實際濃度。所謂二氧化氯的實際濃度是指1克二氧化氯片劑中所包含二氧化氯含量,如某產品一顆二氧化氯質量為1g,標簽標注濃度為8%,那么其理論二氧化氯含量為80mg,但若實際測得二氧化氯濃度為3%,則該產品的二氧化氯實際質量為30mg,遠遠沒達到標簽值。
本次抽樣92個樣本中,實測有效含量達不到標簽含量值的產品數高達85個,占總抽檢數量的92.4%(如圖1),其中實測含量10%以上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5.4%(全是二元粉劑產品);實測含量8%-10%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6.5%;實測含量6%-8%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6.5%;實測含量4%-6%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25%,實測含量2%-4%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35.9%;實測含量0-2%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20.7%;即市場上存在小部分質量優良的二氧化氯產品,但絕大部分都屬于偷工減料的產品(實際含量與標識含量不符合),其中含量在2%-6%占抽檢樣品數的50%以上。因此養殖戶朋友們購買到的二氧化氯實際含量達不到標簽含量時,則對池塘消毒效果會大打折扣。
圖1. 調研92個樣本實際二氧化氯濃度
1.2.2 樣品溶解后殘渣分析
二氧化氯溶于水中,殘渣多少是反應產品配方的好壞和生產工藝水平的高低,因此通過不同樣品的殘渣,可以初步判斷產品的質量好壞。
本次抽樣92個樣本中有28個產品溶解過程有不同程度的殘渣產生(如圖2),產生殘渣的產品數占總抽檢數的30.4%(如圖1)。有殘渣的產品說明配方存在缺陷,二氧化氯的轉化率及實際濃度無法保障;甚至個別廠家掛羊頭賣狗肉,例如包裝寫的二氧化氯產品,但實際溶解完后的實際產物是亞氯酸鈉,完全不含二氧化氯,這樣的產品效果可想而知。
圖2.部分樣本溶解后產生的殘渣
1.2.3二氧化氯溶水顏色與含量的關系
二氧化氯溶于水呈亮黃色,正常來講,顏色越深,二氧化氯濃度越高,因此可以通過顏色對比法初步判斷二氧化氯濃度的高低。
從本次收集92個樣本中來看也是如此,二氧化氯顆粒實測有效含量越高,其溶液黃色會越深,反之,則溶解后顏色越淺;然而當二氧化氯顆粒實測有效含量達到5%以上時,溶液黃色都比較深(見圖3),若是簡單通過顏色對比則難以區分開來。因此在遇到實際含量都在5%以上的產品,只是簡單通過顆粒溶解后溶液的顏色對比二氧化氯濃度高低是非常困難的,此時需要有其他的鑒別方法進行鑒別。
圖3. 0%-9%含量二氧化氯的顏色對比情況
1.2.4二氧化氯性價比分析(C/P)
市場上養殖戶朋友們購買二氧化氯時只是關注在一包二氧化氯多少錢,而沒有真正關注購買實際二氧化氯含量的費用,即錢花了,但買到的不是二氧化氯或是有限的二氧化氯,因此我們通過實際二氧化氯實際含量與單包售價比(下稱C/P比)來測算二氧化氯有效含量的性價比,C/P比越高,產品性價比越高,反之,產品性價比則越低。
本次調研的92個數據中,若以市場上口碑和銷量較好的一個產品A品為基準,實際含量8%,售價11元/包,實際含量與單包售價比(下稱C/P比)為3.14g/元(實測濃度8.65%),單包實測含量與單包零售價的比值平均值為2.21,均低于產品A的性價比,而只有小部分產品C/P值高于產品A(如圖4),因此養殖戶朋友們在購買二氧化氯時,要關注有效含量的性價比,而不是純粹的單包金額!
圖4.不同二氧化氯產品的C/P值比較
1.2.5 二氧化氯不同劑型優劣勢分析
本次調研中有73.9%為顆粒型,只有26.1%為粉劑型,因此市場上主流二氧化氯以顆粒型為主,為什么市場上絕大部分以顆粒型為主呢?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粉劑型和顆粒型二氧化氯的優缺點。
(1)酸性反應環境制造:粉劑二氧化氯的AB劑在反應容器中充分混合,迅速形成生成二氧化氯必須的酸性環境,從而可以大量產生二氧化氯氣體,再用這些溶解有二氧化氯的溶液對養殖水體進行消毒。而目前絕大多數顆粒型二氧化氯(含泡騰片)在類似玻璃瓶這樣的小水體能夠解決酸性環境問題,但在大水體中(如養殖池塘)是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因此所產生的二氧化氯微乎其微。目前市場上,極少數企業通過被稱為“可控鏈式微型反應器”的技術工藝生產的二氧化氯泡騰片,很好的解決了酸性環境制造問題,而這一技術工藝可能在二氧化氯制造工藝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以下(2)-(5)的差異對比,均是假設顆粒型二氧化氯酸性反應環境制備被很好解決的情況下進行論述。
(2)逸散率的差異:粉劑二氧化氯最大的缺點是在于逸散率太高(在使用粉劑二氧化氯所冒的白煙就是損失的二氧化氯),據研究數據表明粉劑二氧化氯在船艙溶解0 min逸散率即達到23.3%,4 min逸散率達到29.6%,10 min逸散率達到39.7%,16min逸散率達到61.4%;而顆粒型二氧化氯在池塘中使用基本沒有自然損耗。因此使用粉劑二氧化氯逸散率高,浪費多,而不是民間傳說中的冒煙越多殺菌效率越好,冒的越多跑的越多。
(3)作用范圍:粉劑型二氧化氯主要作用于水體上層,而難以對水體中下層進行消毒,而顆粒型進入水底后產生二氧化氯從底部往上及往四周擴散,全部覆蓋中下層,少量覆蓋上層水,若是溶解時間更快,則可以做到全塘消毒,即顆粒型二氧化氯的作用范圍遠遠廣于粉劑型二氧化氯
(4)使用便利性:顆粒型二氧化氯可以直接拋灑使用,而粉劑要先溶于水中再進行潑灑,若是A+B粉劑更為麻煩,這樣使用顆粒型二氧化氯節省不少勞動力。
(5)安全性:二氧化氯在空氣中的體積濃度超過10%便有爆炸性,但在水溶液卻是十分安全的,使用二氧化氯粉劑時,由于二氧化氯沸點約11℃,粉劑產品在船艙溶解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黃色二氧化氯濃煙和“爆竹聲”,當船艙上作業的人吸入過多的二氧化氯濃煙時,可產生強烈眩暈感、以及呼吸道和眼睛等部位的病理損傷,而顆粒型二氧化氯是直接拋入水中,不存在任何風險,因此顆粒型二氧化氯安全性要遠遠高于粉劑型二氧化氯。
綜上幾點原因(逸散率,作用范圍,使用便利性及安全性)也可以足夠解釋了為什么現在市場主要以顆粒型二氧化氯為主了,顆粒型二氧化氯成為主流產品已成定局。
下一篇: 二氧化氯養殖殺菌泡騰片 活化率高無雜質